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湖北大学文学考研经验帖

来源:安博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3-12-26 02:16:07

3月底复试结束,休息了半个月,今天有空,一时心血来潮决定写个经验帖,分享一下自己这考研一路走来的...

  3月底复试结束,休息了半个月,今天有空,一时心血来潮决定写个经验帖,分享一下自己这考研一路走来的个人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后面考研的朋友。(全文有点长,可以码住再看,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能不能动动小手点个免费的赞呢,码字不易,感谢您)先上图:

  我是22届考研,报考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初试419分,排名第一,复试完毕最后的总评也是专业第一,已拟录取。下面我将从初试和复试两个方面分享我的备考经验,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就个人而言,由于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在政治背书这一块其实是有点优势的,加上本科期间的思修、毛概、近代史纲要、马原都是认真学了的,所以考研政治这块,我倒不是很怕。但我的学姐说别过度迷信考研政治只需要考前随便背背这种话,所以,我的政治课还是比较早就开始了,但是前期并未投入太多时间在其上。

  大概是在5月份,我就开始跟的徐涛的考研政治网课,涛涛的讲课风格我还是很喜欢的,干货输出的过程中时不时穿一些段子,一笑之余也能缓解考研绷紧的神经。与他的课配套,我买了涛涛的《核心考案》,在课上只需要跟着他过重点,记笔记,一起做一些考研真题,课后稍微温习一下就行,我觉得过程还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PS:视频虽然好看,但是别过度依赖视频哦,我都是开着倍速,每天控制自己只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上面)。

  6月份我等到肖秀荣大大的1000题发售就直接下单了,顺便买了一本肖老师的《精讲精练》,暑假期间政治学习我就是一边听课一边刷1000题,学多少做多少,做完后及时对照答案订正,将错题用铅笔标记出来。一般来说,1000题的解析除了那些纯知识背诵性的题目只给出了它们在《精讲精练》中的定位外,其他题目的答案解析都很清楚(当然,若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可完全去肖老师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底下去咨询)。值得一提的是,1000题暑假期间我是刷了2遍,第一遍是在本子上做,第二遍才用铅笔在书上做,后期我倒也没有三刷、四刷,而是重点做标记的错题。另外我还利用闲暇时间把历年考研政治的选择题稍微刷了一下,其中的时政题可以不看,而有些涉及当年时政的毛中特等题也只需要简单做做即可,重点我是放在了马原和史纲题上。

  时间来到9月份,我买了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里面大多是老师在课上讲到的重点知识浓缩,并补录了一些新东西,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后都会花点时间去记忆。如果前期听课的时候掌握得很好,那此阶段的回顾复习就会比较顺心。

  10月份,肖老师的时政出来后我也是买了,并快速过了一遍,不过也没有记住多少(汗) 。

  11月份我主攻肖八,只做选择题,大题稍微看看解析就行。八套卷的每一道选择题都要认真做,认线天左右弄完一套都可以。其中有的重点知识可能会忘,时政题也容易出错,这样一个时间段就是边订正,边翻书,遇到遗忘的知识点或者时政就动动勤劳的小手往前翻翻,直到把8套卷消化 。有多余时间的也可以把前面1000题的错题拿出来看看。

  12月份,我在市场上各种琳琅满目的押题资料中,终究是只选择了肖四,选择题自不必说,与前面一样重复着“做题目—对答案—看解析—勤翻书”的过程。因为是模拟题,倒也不必太在意分数。如果肖四的选择题弄完有多余时间,可以把肖八的选择题拿出来看看,还是以错题和时政题为重点。另外就是往死里背肖四的大题答案,我是边背边拿笔做记号,划层次,网上也有各种带背的或者整理好的背诵版可以拿来用,倒也不用百分百一字不差背诵,能自己用差不多的线%已经很理想了。反正,不管用什么方式,肖四必须啃下来,大题背诵可以一直持续到上考场前。

  总之,我按照这样的流程弄下来后,最后政治是80分,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这些经验仅供参考,每个人通过你自己的真实的情况调整也是没问题的。

  关于英语,其实我没啥丰富经验能分享的,因为我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是一般。大一大二的时候低分通过了四、六级考试,抱着过了就行的心态,因此后面放松了对英语的要求和学习,也没有想着去刷分(好吧,我承认我就是单纯的懒和不思进取),因此考研英语备考的时候就十分狼狈。所以,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一门公共课,因为我听学长学姐说过有专业课不错而英语没过线导致初试被刷的案例,加之文学专业的英语一国家线历来高居不下,我想我如果倒在这一关上,那真的是会后悔死。不要求分数很高,至少不能让英语成为拖累我的短板。因此,我从考研初期就开始准备拉长战线,认真学习英语。但苦于当时小白一个,找不到侧重点,而且规划也不清晰,因此英语学习不尽人意。后来是无意间在B站刷到了考虫王琢老师的视频,听了几节,讲得十分细致,感觉很适合我这种基础薄弱的考研er,因此,下载了考虫的APP,咬咬牙花了几百大洋买了考虫的英语全程班(不是广告!不是广告!不是广告!没有收钱!!!就是陈述自己的经历!!(*꒦ິ⌓꒦ີ)),决定跟着考虫老师走。

  首先是单词,这应该是考研英语的基石,其重要性自不必我多说,单词量没上来,其他的部分寸步难行。但是,我听取前辈的建议,并没有去看单词课,而是买的红宝书,用它赠送的那个红色小册子(这个能捧在手里,十分轻便,而考虫赠送的大黄单词书太厚重了,有点麻烦),每天早上起床后,边吃早餐边背,按照上面划分的小节,一次背一节,大概70-100个左右的单词,晚上睡觉前再复习早上背的。前期会比较慢,有时候背完一节需要1个多小时(། – _ – །),而且背的也比较艰难,有时候真想把书甩在一边。但是背多了以后,就会对这些单词(至少是重点单词)很亲切,后面速度和效率也会上来。背单词的过程自然是枯燥的,为了更好的提高效率,背单词的时候肯定要集中精神,不要做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而背单词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用百词斩、扇贝等APP背,也有的喜欢在纸上写写画画来记忆。我是习惯读出声来,在食堂背自然可以放声读,在图书馆门口排队也可以小声背,晚上睡觉前如果会打扰到别人,那么默读也无可厚非。背单词的技巧我看网上也有很多,什么词根词缀记忆、联想法、谐音法等等,感兴趣的能自行搜索,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对自己最合适,能帮助自身记牢单词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然后接下来,就是根据各自的方法反复背记诵,我是把红宝书来回背了不下6遍,小册子都翻烂了,最后背得都有点想吐。但无论如何,背单词这个习惯一定要贯穿考研英语学习的始终,一定要努力坚持到底,直到考试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厚积薄发的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贵在坚持罢了。

  然后是语法,这个我是跟着考虫欣慰老师规规矩矩学习了一遍,又对照着Vivian(v姐)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再巩固了一下。学好语法后,我就跟了考虫王琢老师(琢哥)为期一个月的长难句训练,每天10-20分钟,一个月下来,收获很大,基本搞定了长难句。

  接着是阅读。这个考虫的英语一阅读依然是琢哥带,他的课我很喜欢,根据难度阶梯挑出不同年份的阅读真题,课前会通知大家先自己做一遍,然后课上会带着逐篇讲解,逐句逐词分析,每一题都会教你怎样定位关键句,并且会分析其他错误选项。讲解时语速不紧不慢,十分耐心。一节课下来,除了笔记本上的满满干货,自己的解题思维也得到了训练。(22考研阅读我只错了3个,还有一个是手痒非要改而错的,真的就是说不要在考试时随便改答案!!!相信自身的第一直觉)最要命的是,人家直播完后,时不时发点福利,唱个歌,清华十佳歌手,这谁顶得住……(抱歉 ,这里是出于私心,给琢哥小小地打了波广告,哈哈)。当然了,也有学长推荐我去看唐迟老师的阅读,我也大致看了一下,确实不错,阅读这块值得大家信赖。

  接着是完型和新题型,这个我跟的是考虫的陈仲凯老师(陈兔兔),他追求基础和技巧的结合,每篇文本都会分为基础知识讲解和解题思路和技巧讲解两部分,也是十分耐心的一个老师,他讲解知识点很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连那种很简单的单词,如果有同学不会,他都会讲一下,这个没得说。反正跟了兔兔,我从放弃完型和新题型,到有点害怕它们,再到能够耐心地解题,最后居然也可根据技巧在这上面达到不错的正确率(比如这次考研,我的完型只扣了2分,新题型也只错了一个)。

  再是翻译。翻译的话考虫是李大元爷爷(不是),咳咳,是元叔讲解,他根据题目设置,将每一篇翻译线节课,每次上课时都会带着大家一起翻译,从能混点分的粗糙版,到文从字顺的简洁版,再到信达雅的高级版,元叔都会分别展示怎么翻译,以满足多种层次学生的需求。而他教的“舍得法”在我独立练习翻译时有很大帮助,在考场上也确实救了我一命(汗)。

  最后是作文,这个我强烈推荐石雷鹏老师(石麻麻/石小宝/石彦祖……太多了,不写了)。英语一的大小作文,一开始我是一窍不通,无从下手。我在网上看到的经验贴都是说疯狂背作文模板,我也试过,但背多了容易搞混,而且换个题目根本写不出来。后来还是不想投机取巧,只好耐着性子跟着石麻麻学习作文,他的观点是:作文早点准备好,而且重在平时练笔,多写多练总结自己的模板强过考前抱佛脚背的华而不实的大量模板。这些话现在我再回过头来看,确实是切切实实的真言,作文就得从平时就开始练,只有这样才不会怕任何话题,组织语言写作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各种英语综合知识整合和训练巩固的过程,熟能生巧,写得多了,考试时才会下笔如有神。(考试时我拿到卷子就直接写的小作文,然后做完阅读后直接写大作文。几分钟就搞定的小作文帮我开了个好头,缓解了我上考场的紧张感,大作文则缓解了我做完阅读后脑子的疲劳感。而且大小作文加一起并没有花费我很多时间,这一切都归功于平时跟着石雷鹏老师的大量练习)。总之,考研英语作文推荐跟石麻麻(听说他今年从考虫离职去了橙啦,不管怎样,我尊重人家的决定,当时上课前魔性的大风车上课铃和上课时猝不及防的开车,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当然,除了这些板块训练外,我还上了考虫武文琰老师(格格)和丁晓钟老师(老丁)的题源外刊课作为拓展补充,这两位老师都是十分令人瑞斯拜的实力良师,头脑风暴加干货输出,我同样是受益匪浅。另外,由于英语真题非常非常重要,要二刷甚至三刷,因此我还买了张剑的黄皮书,这个不多说,口碑良好的精品考研英语辅导书,齐全真题加保姆级解析,确实很好用(别和我说考研真相,没用过不评价,而且我手机上到处是它的营销广告,人麻了……)。每一套真题都精做精改,完全消化就对了,遇到不熟的真题单词往小本本上记,必须吃透每一套题,每一个真题重要单词,充分榨干真题的价值(en,是榨干没错)。

  总之,考研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需要从备考之初就开始下苦功夫的重要科目,除了那些英语大神之外,大部分考生都是像我一样的普通人,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考研英语学习的每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绳锯木自断,水滴石终穿!

  关于专业课,我很想吐槽一下。湖大的文学专业课本来一直是沿袭着近十年来的惯例,考察文学小综合外加一门文学理论,可偏偏去年临近考试的时候突然发公告说要换参考书目和考试科目(如下图),这一下子就让人头脑发麻,很多考生也因此被迫换学校或者弃考,再怎么样也会或多或少地打乱考生的复习计划,影响备考心情(包括不稳重的我,曾一度想放弃考研),只能说太难了,十年一遇的换科目换书的superise,都能被我们这一届撞上,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湖大文学考纲应该都不会有太大变化,相当于22届考生用命为后面的弟弟妹妹们排了个雷((╥﹏╥))。所幸有惊无险,最后我还是咬咬牙硬着头皮上考场了,现在回想起来,一阵后怕,真感谢自己当时那一刹的坚持。

  具体而言就是专业课一变成了724汉语与文学基础(从文学小综合变成文学语言+文学理论大综合,且文学理论教材从童庆炳版本换成了马工程版本),专业课二变成了841阅读与写作(无指定参考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中文系学生应具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两门专业课都是150分,同等重要,任何一科拉胯都可能会在奇卷无比的文学国家线分!!!)面前折戟。因此,占分重,拉分大的专业课便是在公共课不拖后腿的情况下,决定文学考研学子此战成败的生命线,一定要重视起来!!!

  3-6月一轮复习,此阶段主要是看参考书和相关的专业课视频,并做好笔记。看完后及时梳理知识框架,做出思维导图,并利用考研初期时间较充裕的优势,大量阅读文学原典和文本; 7-10月二轮复习,此阶段是专业课复习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利用好。主要是根据真题和,分轻重主次地背诵不同重要程度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必要时要把真题还原到教材对应地方,看看教材是怎样论述相关知识点的。另外,这样一个时间段依然不能放松文学作品的阅读,依然要保持每天的阅读量。从暑假开始,文学写作就能开始练笔了; 11-12月初,这样一个时间段是专业课冲刺阶段,这样一个时间段时间宝贵,重在效率,主要是再次复习二轮复习中挑出来的重点内容,快速地过这些重要考点,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与模板。如果精力允许,可以有意识地看文学院官网甚至学术界最新的学术动态以及导师近年发表的论文,能够更好的起到一定押题作用(比如今年我自己押题田园诗,最后的一道30分大题居然真的考了,当时差点喜晕过去)。而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能缩减了,但建议还是把一些重要名篇,至少是真题中出现过的名篇快速再看一下,有些作品实在来不及,记得梗概和主要人物就行; 最后就是12月初—考前,这样一个时间段主要是平复心态,因为个人的专业课水平都基本上成了定局,不要再去纠结复习的好坏,抽几套真题好好模拟一下,找找在考场上写题目时的感觉,看看自己的做题速度,检查自己的答题思路是否顺畅,总结模拟时的教训等,以免考场上出错慌了手脚影响大局。所谓有备无患,当是如此。具体科目复习建议如下:

  这门专业课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共6项考察内容,22届专业课调整后,题型变为名词解释10道,共40分;简答题5道,共50分;论述题2道(五选二),共60分。出题灵活,难易程度层次分明,既有比较基础的纯知识记忆题,也有中规中矩的知识运用题,也有那种略显拔高的综合论述大题,偶尔也会出现相对较偏的题。但从整体上看,难度适中。且湖大文学专业课不压分,故考生平时好好复习,考场上按要求答出所学知识,最后都能得到不错的分数。这门专业课的真题重复率很高,有些题目都是反反复复出现,因此在专业课参考书目的基础上,要格外重视真题的作用,它能帮助你找到复习重点和命题侧重方向,避免盲目复习。具体复习而言:

  这个课程首先要通读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四卷本),这是古代文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看的时候边读边做记号,手上拿只笔,可以在书上写写记记,划线圈注都是可以的。对于书上花了大篇幅介绍的作家作品要重点阅读(有些作品作品选上有,那是必读甚至必背的,而有些经典篇目则需要自行上网搜索,多看多背准没错),并做好笔记;次要内容简单了解一下,有个印象即可。读完后,要根据史的思想,在头脑中要有清晰的(至少是大概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比如参考书中提到的经典的“三古七段”法,而湖大的命题侧重点主要集中于上古的先秦、中古的唐中叶至南宋末以及近古的明中叶至清代前中期),对于一些重要作家的文学思想、创作特色、代表作品等要有初步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思维导图。对那些在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点(如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花间派、杜甫诗歌、苏轼词、西厢记等),在后期复习中,更是要全面掌握。必要时,可延伸阅读。

  另外,这里推荐一些古代文学复习的书籍,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读一下,应该会对古代文学学习大有裨益 。比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另关于《诗经》:马银琴《两周诗史》;周振甫《诗经译注》;扬之水《诗经别裁》;余冠英《诗经选》;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诗三家义集疏》[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等);郭沫若《屈原研究》(可参考梁启超《屈原研究》);王伯祥《史记选》、傅斯年《史记研究》;《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明代文学思想史》;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莫砺锋《杜甫评传》;《读杜心解》(浦起龙,中华书局);闻一多《唐诗杂论》;王水照《南宋文学史》、《苏轼评传》(可以对照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杨海明《唐宋词史》;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汉魏六朝诗讲录》《唐宋词名家论稿》;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另:冯文楼等《金瓶梅导读》、付善明《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另:俞平伯《红楼梦辨》、冯其庸《论红楼梦思想》、周汝昌《红楼梦新证》);贺昌群《元曲概论》(另:里仁书局《元曲研究》);钱钟书《谈艺录》;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等。

  湖大现代文学的参考书是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当代文学则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之所以把这两个合在一起,除了遵循传统意义上这两段文学史之间血肉交融的历史逻辑之外,还有就是湖大的简答和论述题中,这两部分的内容喜欢比照着考察,比如:22年刚刚考过的子君和林道静的形象比较分析,或者21考过的以《家》中的觉慧,《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例,论述现当代文学史上新人形象的演变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打破思维桎梏,理清现代到当代文学过渡进程中继承发展的脉络,把20世纪这近百年的文学史当做一个完整鲜活的生命机体,以宏观的文学史思维去审视活跃于其中的作家,尤其是那些跨时代作家,前后创作风格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而这么多东西除了要求我们通读教材了解到之外,更要求我们在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阅读中细细感受出来,而这又依赖于各位同学培养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现当代文学史从宏观上看具有一条十分明晰的演进线索,而从微观上看,亦是经纬分明。按照传统说法,狭义的现代文学从1917始至1949年至,可划分为三个十年,而当代文学从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开始至今,但一般考试中只涉及到90年代末止,新世纪文学并不在命题范围内,那这狭义的当代文学又可划分为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三个部分。从湖大专业课看,命题重点主要集中于现代文学第一、第二个十年和新时期文学,其中的鲁迅、老舍、寻根派、先锋派小说等等更是反反复复不知道考了多少遍,由于现当代的两本参考书编写略为松散,论述也是点到为止(个人感受),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有所侧重,绝对不能迷失在混沌一团的教材文字中找不到方向,读完后脑子里一片空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如果已经很熟悉现当代文学史了,可完全打通这两段的内容,既可根据重点作家前后创作时期来进行专题整理,也能够准确的通过体裁,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方式来分门别类地整理这些体裁在半个多世纪中的流变动态,亦或是根据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等角度来整理。这些工作可能耗一点时间,但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知识整合和巩固深化的过程,对某些论述题的回答帮助很大,有能力能够尝试一下。

  湖大的文学理论参考书由原来的童庆炳的经典版本,调整为马工程版本,虽然有些内容和表达方式有不小差别,但从总体上看,全书的编排方式依然是于传统意义上,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到的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文学四要素的基础上展开,只不过更换了表述角度。马工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极其清楚,基本上看目录就可以一观全貌,全书前两章基本上不是出题点,时间紧的同学可以匆匆扫过甚至跳过。从第三章起才步入正题。三、四章是讲文学本体论,第五章是讲作家创作论、第六章是文学作品论、七、八章可以看做是广义上的文学接受论,九、十章则主要论说文学活动论。在具体篇目中,马工程的教材都是以理论+例子的形式来展开论述,这种答题方式我们大家可以学习,而其中举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直接套用,甚至教材中有些精彩的原话我们可以直接化用成现成的答案。因此,这门课的复习倒也十分简单粗暴,在了解了全书在讲什么,有了清晰的思维框架之后,完全可以拿起教材直接背,或者把全书精简整理成浓缩的电子版再记诵。这本书的内容也不多,花点时间读熟,后面能用自己差不多的话复述出来其实就可以了。然后再把课后的习题都自己认认真真做一遍,题目的答案在书上都能找到,考试时的真题很有可能就是直接出自课后习题。(比如22年的论述文学的美学和历史性原则)。另外,如果朋友们觉得还不过瘾,这边建议把经典的童本教材对照着学习一下,b站上西竹书院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课也可以听一听,其中的有些理论观点完全可以用在专业课答题上或者用在专业科二的评论与写作中。

  这两门是22届文学专业课新加的内容,虽然有点措手不及,但这两门课都是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除了跨考生之外,大多数中文系的考生其实对之应该很亲切,复习起来压力也相对较小。学校给的参考书目也是经典的黄廖本《现代汉语》和王力本《古代汉语》,上面的知识其实还是以纯记忆为主,只有部分内容需要辅之以理解性记忆。实在要说的话,就是不论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都要求我们能够善举例子,否则说出来的理论只会是干巴巴的,不利于知识的记诵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考察重点集中在语汇、语法两部分,而语音和语用只有少量章节是重点,因此,复习的时候有些地方只需要了解就行,而有的核心知识必须做到了然于胸。古代汉语也是一样,考察重点无非就是那些经典知识,比如什么古今词义异同,判断句、叙述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基础句型,词类活用等等,把这些主干内容掌握清楚就行。另外,由于专业课二中涉及繁体字抄写和古文翻译,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多熟悉繁体字的识记,多尝试翻译一些古文经典名篇,这既巩固了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所学知识,也为专业课二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门专业课由于是临时增加的,而且我本科并未开设过文学评论写作这种类型的课程,但是它分值又是惊人的150分,所以当时看到专业目录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无从下手。直到后来上考场拿到题目才明白,这门阅读与写作其实就是字面意思,考察的就是考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着意于检测中文学子的综合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这,有待于考生平时的日积月累和勤加练习,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当时我接到考纲变更通知的时候,距离考试已经没多少时间,而且还要兼顾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我被迫人为地创造“速成捷径”。

  首先,由于这门专业课学校并未给出指定参考书,所以我先在网上查询其他也考这门课或者近似科目的院校(比如: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等),然后去看它们的指定参考书。这里推荐几本参考书供朋友们阅读:1.孙玉石《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中国现代诗导读》;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3.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小说文本分析》;4.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5.周志雄《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我当时时间有限,只快速看了4和5,不过建议目前时间相对充裕的学弟学妹们还是尽量认真看这几本书)。然后,就是看看别人是怎样写评论文章的,这里我推荐一本期刊,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评论》,上面都是高水平和标准化的学术评论文章,并不是说要我们达到那种程度,只是说我们能学习他们评述的思路、行文和话术。考试的时候拿到题目,其实倒不用一味地追求观点新颖乃至标新立异,因为一般来说,以我们考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和学术视野,很难提得出多么新鲜的观点,即便是那些我们自己认为所谓很新奇的观点,在改卷老师眼里可能也只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这样一个时间段追求文章的专业性就成为了吸引老师、获得高分的重要密匙。我们只需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自己能驾驭的正常观点(甚至可以把学术界已经承认的相关经典观点直接拿来用),然后依照我们看过的专业评论文章,尽可能地去模仿和运用其中的行文结构和话术,那最后写出的文章,分数绝对低不到哪里去,因为老师看到的,不仅是你专业基础牢固,更是欣赏你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专业性。

  至于具体复习规划,这个因人而异,但正如上面提到的,这门课注重平时的持久蓄养之功,因此我觉得这一科越早开始越好,只不过初期还是以阅读参考书和范文为主,不用花太多时间,大概暑假开始,就能够尝试着自己来写评论文章练手了。练手题目可以直接用上面提到的高校的真题,网上都有资源,如果觉得难度太大,也可以先选择一些经典作家的作品来写文学评论练手。(比如,我当时就是分别练了鲁迅、沈从文的一些小说,徐志摩和王维的诗歌,周作人的散文和曹禺的戏剧)。一开始觉得很难下笔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写,切忌眼高手低,只有在写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暴露出问题。写完后,及时修改和反思,也可以把自己写好的文章拿给自己认可的学长学姐或者老师看,让别人提出反馈和意见,然后自己再修改。当然,任务也不用给自己布置的太重,一周搞定一篇,一篇一千多字就行,重在长时间坚持下去。在一次次的练习与反思中,要逐渐总结自己的行文“模板”,不断润色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和考场的压力逼迫下,写出高分文章。

  关于复试,我其实是不想加这个部分,因为我表现得实在是太差了,现在一回想起当时的复试现场,我就起鸡皮疙瘩,恨不得想删掉这段“黑历史”。(绝对是肺腑之言!!!)。但为了各位学弟学妹以后不踩我的坑 ️,我决定还是把我的血泪经验教训给大家讲一下。

  今年因为疫情,湖大依然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因为我也是小白一个,一开始像个无头苍蝇,不知道如何搞,后面决定还是跟个复试班(当然,这个还是看个人自己的选择)。我跟的是腿姐团队的复试课(依然不是广告!不是广告!不是广告!!)。腿姐负责综合面试的内容,孔玮老师负责英语部分,这个没得说,她们讲得都很细致,每个方面都有考虑到,我就懵懵懂懂地跟着学了。比如中英文自我介绍,这个我按照她们的指导写了出来并不断修改;联系导师的邮件也是照着课上的内容来写,并很快得到了心仪导师的回复(开心)。后面的什么复试英语口语问题和综合面试问题也都就着老师的指导,自己总结答案然后背,这么多东西每天当歌来唱就行,没事就念几下。与此同时,我的专业课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阅读复试指定参考书,去知网寻找并阅读导师的论文,查询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等。

  由于我知道湖大的初复试比重是7∶3,所以觉得凭着我的初试成绩优势,复试随便准备一下就行,倒也不用太当回事(我朋友们一直说初试第一,只要复试不打老师,嚣张一点也无妨,复试走个过场就行,我觉得好像也是这样。其实后来我了解到很多初试第一或者排名靠前但复试被刷的案例,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别学我这种心态,还是要认认真真准备复试)。所以虽然我每天看似也在学习,但却没有了初试时的那种激情和学习动力,明明知道复试在一天天迫近,但自己却总是找很多理由来推延学习(东西死活背不进去,初试时几十分钟能背完的东西,现在得慢慢啃几个小时还背不完,有时候还离谱到把任务不停往后拖,甚至每天的学习任务还没完成就跑去玩手机,一天一下子就过去了,然后又决心明天再好好学习,结果第二天又是如此,大无语)。去年12月26号初试考完,休息了半个多月。对完答案后觉得能进复试,就想开始准备复试,但也就仅仅是“想”而已,总觉得现在开始还是太早了。结果时间一晃就到了过年,那自不用说,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这样的狂欢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过完。这样一个时间段才感觉自己太堕落了,打算认真准备复试,但没坚持几天,又想着等初试成绩出来,确定自己考得不错才可以安心复试。然后等到2月22号初试成绩出来,发现考得不错,又欣喜若狂地奖励自己休息几天,才真正开始不紧不慢地学习,但依然是半学半玩的状态,还安慰自己说国家线不是还没出来嘛,再等等吧;于是等到3月11号国家线出来,看到包括文学在内的国家线暴涨,乃至上了热搜,心情又按捺不住,忙着网上冲浪,出入各大平台,和各自同学群友乃至网友陌生人疯狂吐槽,指点江山,又浪费了不少时间,现在看来,真是太蠢了。但此时我依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一直收不住心的备考状态中,我又傻傻等着学校出复试公告和复试名单,因为上一届是3月底考试,我就觉得今年的至少也在3月底乃至4月份才考试,心里估摸着还有时间。

  3月25号下午,午睡起来打开手机,猛地发现群友正在激烈讨论复试的事情,这才知道复试细则已发。喜的是意料之内自己在复试名单上,但不幸的是,复试日期是29-30号,也就是说我只剩下不到4天的继续复习的时间了,顿时危机感倍增。真正意义上的认真复习实际上也是从现在才开始,前面2个月大多数都是低效率摆烂过来的。我重拾起初试时翻烂了的资料,再对比自己这荒唐的复试态度,不觉五味杂陈,然后痛定思痛,用4天的时间疯狂恶补生疏了的专业课,并一边练习英语口语,一边背前面整理好的各种综合素养问题。基本上这几日天天晚上被迫熬夜到凌晨2点,然后早上6点又吓得爬起来背书,想争分夺秒,抓住这最后几天的尾巴,狼狈不堪,一度想哭(太后悔了,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4天匆匆忙忙很快就过去了,时间来到30号,由于睡不着,早上很早就爬起来了,急忙去清理东西,架设1、2号机位,布置考试房间。准考证上我是下午场,所以上午我我边注意群里他们先考同学发的消息(比如有询问管理员老师设备、网络问题的,有考完说自己表现好坏的等),一边背书来缓解等待的焦虑,虽然也背不进去。今天复试,我本来就没有胃口,只早上随便吃了一点,午饭没吃,只想着早早了事然后再去大吃一顿。因此,身体虽然有点无力但感觉不到饥饿。加之中午我有午睡的习惯,就想着在桌子上趴着休息一会儿,2点再起来复试。(虽然不知道为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的心还能这大……)。但我不知道的是,就在我趴着睡觉的时候,复试已经提前开始了!!!(明明说好了是2点开始复试,结果1点多就提前开始了,但群里没有通知,也没有人说话,麻了)。当我的闹钟两点响起我爬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居然马上就到自己了!!当时内心一万头羊驼跑过 。吓得睡意全无,赶快整理衣衫面容,调整状态,然后端坐在桌子前,大气不敢喘。过了大概十几分钟,我面前的手机上突然蹦出了一个连线邀请,我急忙点接受,下一瞬间屏幕中就突然多出了好多老师,他们围坐着一个长桌看着我,我们互相对望,一时空气凝固,时间静止,竟无语凝噎……然后一个男老师打破了沉默,他向我大致介绍了复试流程,虽然这边我听起来有断断续续的电流声,但当他询问我是否听清时我还是说听清了。

  接下来真正开始考试。首先是专业相关知识问答,我随便选了老师手中的一个信封,抽中的题目不是很难,当时心中窃喜了一下。老师让我思考一分钟时间,然后我就傻了吧唧地真的一直在思考,想着怎样把这个我会的问题回答完美,怎样把我我肚子里的货全部体现出来,结果思考过了头,花了快2分钟时间(其实每个人只有5分钟回答时间)。然后我就开始作答,我本来是想从问题中涉及的这位作家的身世、创作历程、代表作品、艺术风格和后世影响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结果由于我废话太多,切入太慢,导致只说到第二个方面就被老师打断,说我超时了。我连忙说不好意思,尴尬地问老师能不能再给我2分钟,我快速地说一下我对这位作家创作艺术核心的理解,结果老师说,每个同学的时间有限,立即进入第二项。我当场傻眼,脑子一片懵,这样一个时间段心态慢慢的开始不对劲。于是,第二项英语自我介绍的时候居然卡壳了,背得磕磕巴巴(复试课上老师一再强调,自我介绍一定要表现地自然一点,不要把背的痕迹展现得这么明显,这一点当时都忘了)。然后我看到那个英语老师皱了一下眉,她接着提问“Are you acting too nervous?”我想了一下,回答说是,然后她又问如果你这次被刷下来了会怎么办(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一开始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又让老师重复了一遍问题,顿时吓傻了,虽然我提前准备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但当时没有在意,因为我觉得凭自己的实力老师应该不会问我这样的题目。但现在亲耳听到,我竟一时忘了原来背的答案,只好用我那蹩脚的口语胡拼乱凑,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口语老师迷惑地看着我,我实在编不下去了,直接说Sorry, thats all I can answer.老师摇摇头,开始低头给我的糟糕表现打分,我知道英语部分也凉了。最后一项是综合素养,一个老师问了我一道学术问题,这个之前我读过一篇相关论文,不过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我清楚自己前面表现得实在是太糟糕了,这样一个时间段极力想挽回老师对我的印象,不敢再说不知道了。于是我硬着头皮上了,记得复试老师说过回答问题要分点陈说,条理清晰,于是我想都没想,直接说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结果只扯到第二点,第三点死活凑不出来,一直在那里重复“嗯额,呃,第三个方面是……呃,第三个方面是……这个……额……”,自己疯狂打自己脸,所有老师就像看傻子一样打量着我,整个一大型社死现场,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默默蜷缩在角落当条酸菜鱼好了(画面太美,不敢细细回忆)。于是,在空气安静了不知道多久后,老师突然说,同学,你的复试结束,可以离开了。听到这句话,我不仅没有如释重负之感,反而觉得这句话像是宣布我的死刑的判决词。当时面如死灰,只能一个劲地说老师对不起。老师们没有说话,直接把镜头关了。那一瞬间,整个房间一片死寂,我瘫痪在桌子上,望着电子设备屏幕里无能的自己,想哭却哭不出来。我从未料到自己的复试会是以这种形式而告终,但又想到自己的复试学习规划本来就是一团糟,瞬间觉得可能这就是活该,自作自受了。那天下午,我什么话都不想说,直接趴在桌子上闭目,一动不动。复试的场景一遍又一遍地在脑子里复现,我痛苦不堪,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我幻想着,要是当时考试的时候要是这样这样说就好了。但一切已成定局,无可挽回,那些考研初试第一,复试被刷的案例又一股脑地涌现。毫不夸张地说,我不知道怎么样面对家人的询问,当时慢慢的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了,没想过再战,因为我一辈子不想再复试了……

  第二天下午复试成绩就出来了,湖大的效率确实高。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还是点开了复试成绩PDF,小心翼翼地往下翻,突然看到自己的名字 。意料之中,复试分数十分糟糕,排在进入复试十几人的中间。但由于湖大的初试占比70%,而我初试分数又拉开第二名较大,所以一番折算下来,总排名我依然是专业第一。一时我哭笑不得,自己觉得挺迷惑和无语,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觉得没脸见导师了(考完才知道,那天面试我综合素养和专业课的就是我选的心仪导师,亏她还在回复邮件中表现出对我的赞赏,让我复试好好准备。结果我复试表现得这么垃圾,估计导师会很失望了。亏我当时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念得这么大声,也不知道哪来的底气,这下满意了吧,坏印象记得更牢了……)。总而言之,我的复试终于艰难地熬过去了,但是我讲了这么多,是真心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从我这惨不忍睹的复试中,吸取这次的教训。一定一定一定要重视复试!!!不要再踩我的坑了。复试早点准备,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准备!(我能过我觉得完全是运气和老师垂怜,若不是我的初试拉了我一把,估计现在我不知道落榜到哪个旮旯里去了,一年的心血功亏一篑 ,估计会后悔一辈子。现在回想起来,一阵后怕)

  写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一万五千多字,我毕业论文都没这么多……敲了一下午,把自己考研的经验教训全部和盘托出,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今天终于完成了。此时已是晚上11点多,外面还下着大雨,雨滴胡乱地打在窗台上发出巨大声响,但我的内心却很平静。我一边沉思,一边慢慢敲写着这些文字,不免思绪万千。回想自己过去这一年的考研之路,确实牺牲了一些东西,也从中收益良多。我只是百万考研学子中普通的一员,以一个懵懂无知的小白身份加入了这场残酷的淘汰赛,在湍急的内卷长河上,撑着自己的小船,迎着漫天风浪默默向上逆行。我不算是一个聪明的人,也不想做一个聪明的、一帆风顺的人。同许多考研学子一样,跌跌绊绊地一路摸爬滚打走了过来,或是在酷暑毒辣气温的灼炙中,或是在严冬刺骨寒风的肆虐中,又或是在自习室、路灯下、楼道间,都留下了我们曾经奋斗过的痕迹。因为考研,我和许多人一样,也曾被家人误解,被朋友冷落,忍受过深夜背书、默默回家的孤独,体验过生日时独自一人刷题而故作自我安慰的无奈,也深深记得高烧不退,蜷缩在床,想喝母亲做的菜汤而不得的无力……日出日入,早起晚归,风雨无阻,从春到冬,又从冬到夏,多少次与星夜为伴,多少次反复崩溃而又一次次逼自己振作……见过风雨,尝过辛酸,我亦有属于自身个人那一方小小的心灵园地。那是图书馆闭馆时响起的心爱的曲子,是学累了后赠予自己的一场电影,是戴上耳机在操场边跑步边聆听的歌,又或者是偶然瞥见而被惊艳到的江风、晚霞、星斗、云月、彩虹、落樱、嫩芽乃至初雪……所有这些都是我平凡的考研之路上不平凡的惊喜和礼物。我知道,每一个考研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考研的路确实很长很辛苦,但我现在细细回想起来,竟感到一丝亲切和温暖。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够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我们姑且不去看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只需紧持自己的热情,坚守执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怀揣考研欲望,向着黑暗中那微缈的荧光进发,栉风沐雨,山水兼程,霜雪之后便是光风霁月,苦雨终风亦将解晴!

  上面第一个是我以前看到的一段话,摘抄下来送给大家;第二个是我最喜欢的苏轼的一首词,也送给大家;第三个是雨后偶然撞见的彩虹,不是啥了不起的东西,但是对我弥足珍贵,也一起送给大家。最后,谢谢各位能在茫茫知乎中找到这篇帖子并愿意花费宝贵时间看到这个地方,祝所有考研的学弟学妹和朋友们都能顺利上岸,愿无远弗届,功不唐捐!